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改革

  • 时变视角下双向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慧清;崔若琳;任建武;何奇龙;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国内发展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双向金融开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1—2023年的季度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基于资本存量测度事实的金融开放指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检验双向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向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整体上,双向金融开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走出去”在短中长期持续释放红利,而“引进来”在中长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开放领域作用路径分化明显,直接投资流入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股权资本流动的正向作用更多体现在吸引外资流入方面,而债务资本流入与流出均呈现正向影响;机制分析显示,双向金融开放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等渠道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深化双向金融开放、推动经济发展质效提升及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供理论与经验依据。

    2025年07期 No.552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数字金融的发展与人工智能产业的突围——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潘艺;

    利用2010—2023年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的升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在数字金融对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的影响过程中,人才、资本、技术和政策起着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大型、非国有和制造业企业的人工智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自2017年以来,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基于此,提出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发展标准,重点支持各产业链中有潜力的企业,加快行业间并购,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5年07期 No.552 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金融观察

  •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制度环境与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黄正松;单凌涛;徐政;

    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深入分析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企业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企业供应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企业供应链效率越高,这种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东、中部地区尤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与数字化转型升级来提升企业供应链效率。研究结论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企业供应链效率的关键作用,并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参考。

    2025年07期 No.552 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ESG评级分歧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孙光林;方继明;徐雪高;

    以2015—2022年我国A股农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ESG评级分歧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主要因为评级分歧会阻碍资本市场对ESG信息的有效定价;投资者互动、信息披露质量和媒体关注度的调节效应显著,其中,投资者互动和信息披露质量能够缓解ESG评级分歧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高的媒体关注度则会加剧ESG评级分歧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ESG评级分歧对非国有、成熟期和成长期、两职分离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视角,拓展了ESG评级分歧领域的研究,能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2025年07期 No.552 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科技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韧性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的因果推断

    张晓燕;叶明洁;

    以2009—2022年在A股上市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据为支撑,基于我国2011年和2016年两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科技金融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专精特新”企业韧性的提高,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加媒体关注、提高创新产出来增强“专精特新”企业防御风险、抵抗冲击的能力,且地区知识产权强度能够增强科技金融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韧性的影响效果。

    2025年07期 No.552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1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绿色金融

  • 金融业向“新”发展如何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

    刘和平;

    在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高质量的金融供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12—2023年商业银行和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了金融业向“新”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金融业向“新”发展能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第二,金融业向“新”发展能够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缓解绿色发展进程中的代理问题,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第三,金融业向“新”发展对非国有、对外融资依赖程度更高、信息透明度低及行业竞争度高的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2025年07期 No.552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气候风险对企业库存持有水平调整的影响研究

    李姝蓓;何理;冯科;

    气候变化加剧给企业经营带来新的风险挑战,企业库存持有水平调整作为关键决策环节日益受到气候风险影响。研究气候风险如何影响企业库存持有水平,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探究气候风险对企业库存持有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风险降低了企业库存持有水平,该作用主要通过库存管理能力提高、市场规模缩小和提前期缩短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气候风险对企业库存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规模较大、处在强环境规制地区和高行业竞争度中的企业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企业在气候风险下进行战略调整、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维持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2025年07期 No.552 7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证券市场

  •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研究

    陈晓珊;康婷;谢冰莹;陈艺;

    在资本市场中,分析师凭借其专业洞察力与信息筛选能力,对投资决策与市场资源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分析师在甄选跟踪对象时是否会将公司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行为纳入考量?基于2010—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发现,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程度高的公司更能够吸引分析师的关注。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程度高能够增强投资者互动、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增加媒体正面报道,从而促使分析师对其产生更多的关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分析师关注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位于东部地区和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等类型的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在丰富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经济后果和分析师关注影响因素等领域研究的同时,也为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准则、积极引导分析师提高外部监督能力以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5年07期 No.552 9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社交经纬与市场共振——高管团队网络对股价同步性影响研究

    周康钵;张少军;王梁喆;

    基于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社会网络模型分析高管团队网络中心度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管团队网络中心度显著提高了公司股价同步性,且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网络中心度越高,股价同步性越高。机制结果显示:一方面,高管团队的多公司任职行为促进了上市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及信息交互,导致公司间特征趋于一致,提高了股价同步性;另一方面,高管团队网络通过吸引分析师关注正向影响股价同步性。分析调节效应得出,分析师乐观偏差强化了高管网络中心度对股价同步性的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高管网络中心度和股价同步性之间的正向关系产生了弱化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社交网络对股价同步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高管社交网络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为有效的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运作提供了建议。

    2025年07期 No.552 10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金融理论与实践》选题指南

    <正>《金融理论与实践》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主管,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河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全国货币银行类期刊。连续十次入选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作为金融思想的传播阵地,《金融理论与实践》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金融热点难点问题,刊发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的文章。

    2025年07期 No.55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撰稿须知

    <正>一、本刊欢迎有真知灼见的稿件,来稿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注重其专业思想性、理论性和独创性。来稿中如有计量模型和公式分析,应当确属文中必需,并确保演算过程准确、精练。二、来稿提倡阐述透彻深入,一般字数应在12000字左右。

    2025年07期 No.552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